《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雷达装备课程OCPPPS教学改革

 
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一、雷达装备教学改革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不吻合 雷达装备课程是雷达维修专业的岗位任职课程,对应的岗位责任是雷达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主要是学习雷达装备原理知识和维修技能。从这两年岗位反馈情况来看,部分毕业学生的维修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原因在于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没有与岗位需要的型号装备维修能力对接好,教学内容滞后岗位实际科目,跟不上岗位装备维修保障创新发展。 (二)理论与实践内容融合不深入 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含雷达装备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等知识理解,实践部分包括结构查看、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技能训练。当前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两步骤,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不充分,理论教学主要是对照教材进行内容宽泛式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操作的作用不强。而实践操作由于雷达装备数量有限、实践内容少,更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三)模式方法与学为主体不适应 小班化、自主学习、双现场、远程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线上、线下、课外、课内教学方式,多半用于教学示范课或教学比赛中,没有形成主流形态。以“教为主”向“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方法转变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把握好士官学生的特点,过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放任自流,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纪律松弛,学习效果不理想。 (四)信息化平台手段配套不齐全 虽然经过几年的雷达装备教学条件建设,初步开发了“雷达装备维修辅助教学平台”、型号装备模拟仿真软件、“双现场”高清投影系统、网络微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等教学手段,但数量比较少,人多机少矛盾突出,看不见、听不清、效率低下问题依然存在。 (五)质量评价的管理过程不规范 教学评价涉及课程教学的所有要素、环节,是一项贯穿全程的系统工作,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和实装机考等方式,比较成熟规范。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质量和单元测试等多种形式,需要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性评价,而目前只有纸质表格登记方式,还没有一个评价管理系统和配套的评分机制,使得评价缺失、流于形式。 二、基于信息化手段的OCPPPS教学对策 按系统思维、闭环处理方法,将上述各个方面问题的解决过程,放置到雷达装备学习过程这个主线中,以岗位任务、装备型号、实际故障为牵引,以模拟器、仿真软件、校园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构建了由“目标—内容—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强化(OCPPPS)”等过程组成的教学模式[1],如图1所示。 图1 OCPPPS教学模型 (一)对照岗位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岗位标准始终是牵动教学目标的指挥棒,对照新的岗位能力标准,重新梳理相应的岗位职能,由强调单一维修技能,向突出“知识+技能”能力提升,具体可映射为雷达原理知识能力、装备操作能力和装备维修能力这三个教学目标。 (二)依据能力目标,融合理实内容 一是围绕三个能力,倒逼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整机和各分系统的功能组成、基本原理等内容达成雷达原理功底能力;实习整机和各分系统结构查看和操作使用等内容达成装备操作能力;实习仪器使用、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内容达成装备维修能力。 二是按照“实、理、实”,重构内容模块。在内容模块安排上,采用“先实践、再理论、后实践”三步骤,先进行结构查看、操作使用实习,再进行功能组成、工作过程原理讲解,最后进行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实践多练,最终使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2]。 三是依据工作流程,引入课堂内容。将岗位驻训、演习、实兵对抗作战任务,以想定案例形式引入课堂,并以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每次课教学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工作了。 (三)创新学为主体,注重参与学习 瞄准教学目标,根据理实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依托型号装备、模拟器、仿真软件、校园网络平台构建全新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三个转变:①由“课内”向“课外”转变,课前下达教学目标、任务和相关测试,课后进行互动交流、强化提升;②由“线下”向“线上”转变,通过线上交流、作业、评价,使老师无形的手能够接触到学生;③由“主教”向“主学”转变,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自主体验、探讨学习,建构知识和技能,老师设计、把控课堂,从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偏航。 (四)配齐虚实手段,升级信息平台 构建与岗位实装同步相随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既是推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改革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倍增器:①配齐主体平台,按学生数与实装数10:1比例,配齐与岗位同型号装备;②配套骨干平台,按模拟器与实装1:1比例,开发半实物模拟设备和软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缓解“人多机少”矛盾;③升级补充平台,加大“双现场”系统投入,通过视频系统将实装阵地和多媒体教室直接连通起来,对着装备讲原理,运用原理练实践;④丰富资源平台,雷达微课、故障库、电子图册、邮箱、飞秋、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等。 (五)聚焦岗位任务,着力全程评价 充分完善和使用好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评价,实时记录、统计学习情况,动态分析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3];以岗位任务、真实故障为考题,增加实践能力考核权重,并以学生到真实岗位上实习成绩,反向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完善修改教学要素,最终达到以岗位需求牵引教学改革向岗位聚焦,形成培养和使用的闭环。 三、教学实践分析 (一)教学设计 以我校职业技术教育《雷达装备原理与维修》的天线伺服模块为例,选取某次演习中××B型雷达天线无法机械旋转故障检修课,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突破识图跑图、故障原因分析教学难点。 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突出“学为主、教为导”,实现OCPPPS教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典型故障检修教学流程 (二)教学实施 1.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做好课前知识储备 ①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本次课掌握天线故障检修方法的教学目标。 ②选取内容。选取××B型雷达天线无法机械旋转故障检修案例,将学习任务书通过邮箱下发给学生,并上传检修视频和原理学习资料。 ③课前自测。学生下载任务书和资料,在学会原理的基础上,交流讨论,进行故障检修的自我测试,找准困惑问题带入课堂,将测试成绩录入评价管理系统。 2.利用实装模拟平台,开展课中技能训练 ④参与式学习。设置故障。老师在雷达和4套模拟器上设置同一个故障点。特点:两者的可测可量参数完全一致,实现实装零损耗。 ⑤课中自测。在老师帮带下完成一次排故后,再用几分钟进行一次独立的排故自测,成绩录入评价管理系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排故思路、方法,生成电子报告。 3.利用交流考核系统,实现课后强化提升 ⑥课后强化。开展交流答疑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设置故障、练习排故、考核登记,并依托远程平台与真实岗位技术人员交流互动,以真实故障任务检验考核所学是否真正有用。 (三)教学效果 1.提高了教与用的一致性 以故障检修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以演习任务中的故障案例作为课次内容,以实际排故过程引导学生排故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原理知识和维修技能,能够直接应用于岗位工作中去,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使用无缝对接,所教和所用保持高度一致。 2.提高了讲与学的质效性 采用模拟器和仿真软件反复讲解、练习,解决了人多机少、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将故障视频、电子图册、技术资料用于教学,解决了识图跑图难的问题;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讲解示范、自主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学效率。 3.提高了学与练的自主性 在真实的故障检修任务驱动下,查阅资料、理解原理、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跑电路图、测量参数、判定部位、排除故障,提高了自主学习、内化知识的能力。 4.提高了评与改的有效性 全程使用学习考试评价管理系统,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使老师跟踪学习情况、疑难问题,实时调整内容重点、化解难点,发挥了测试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并通过岗位实习反馈情况,检验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 [1]罗宇.BOPPPS模型及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31(1):103-106. [2]权建洲,李晓峰,王新平.士官机械制造工艺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9,33(3):228-230. [3]程娜颖,梁书剑,魏如浩.实战化教学视域下学员考核评价体系建设[J].海军院校教育,2018,27(1):36-38. 一、雷达装备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一)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不吻合雷达装备课程是雷达维修专业的岗位任职课程,对应的岗位责任是雷达装备维修保障工作,主要是学习雷达装备原理知识和维修技能。从这两年岗位反馈情况来看,部分毕业学生的维修保障能力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原因在于课程目标定位不准,没有与岗位需要的型号装备维修能力对接好,教学内容滞后岗位实际科目,跟不上岗位装备维修保障创新发展。(二)理论与实践内容融合不深入课程内容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部分包含雷达装备的功能、组成、工作原理等知识理解,实践部分包括结构查看、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技能训练。当前教学采用“先理论、后实践”两步骤,导致理论和实践教学融合不充分,理论教学主要是对照教材进行内容宽泛式的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操作的作用不强。而实践操作由于雷达装备数量有限、实践内容少,更多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促进理论知识的消化和吸收。(三)模式方法与学为主体不适应小班化、自主学习、双现场、远程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线上、线下、课外、课内教学方式,多半用于教学示范课或教学比赛中,没有形成主流形态。以“教为主”向“学为主”的自主学习方法转变过程中,很多老师没有把握好士官学生的特点,过分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堂上放任自流,部分学生自制能力差,纪律松弛,学习效果不理想。(四)信息化平台手段配套不齐全虽然经过几年的雷达装备教学条件建设,初步开发了“雷达装备维修辅助教学平台”、型号装备模拟仿真软件、“双现场”高清投影系统、网络微课程、教学管理系统等教学手段,但数量比较少,人多机少矛盾突出,看不见、听不清、效率低下问题依然存在。(五)质量评价的管理过程不规范教学评价涉及课程教学的所有要素、环节,是一项贯穿全程的系统工作,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对学生学习的评价采用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终结性考核采取闭卷笔试和实装机考等方式,比较成熟规范。形成性考核包括课堂表现情况、作业完成质量和单元测试等多种形式,需要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性评价,而目前只有纸质表格登记方式,还没有一个评价管理系统和配套的评分机制,使得评价缺失、流于形式。二、基于信息化手段的OCPPPS教学对策按系统思维、闭环处理方法,将上述各个方面问题的解决过程,放置到雷达装备学习过程这个主线中,以岗位任务、装备型号、实际故障为牵引,以模拟器、仿真软件、校园网络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为支撑,构建了由“目标—内容—前测—参与式学习—后测—强化(OCPPPS)”等过程组成的教学模式[1],如图1所示。图1 OCPPPS教学模型(一)对照岗位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岗位标准始终是牵动教学目标的指挥棒,对照新的岗位能力标准,重新梳理相应的岗位职能,由强调单一维修技能,向突出“知识+技能”能力提升,具体可映射为雷达原理知识能力、装备操作能力和装备维修能力这三个教学目标。(二)依据能力目标,融合理实内容一是围绕三个能力,倒逼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整机和各分系统的功能组成、基本原理等内容达成雷达原理功底能力;实习整机和各分系统结构查看和操作使用等内容达成装备操作能力;实习仪器使用、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内容达成装备维修能力。二是按照“实、理、实”,重构内容模块。在内容模块安排上,采用“先实践、再理论、后实践”三步骤,先进行结构查看、操作使用实习,再进行功能组成、工作过程原理讲解,最后进行参数测量、故障检修等实践多练,最终使理论和实践充分融合[2]。三是依据工作流程,引入课堂内容。将岗位驻训、演习、实兵对抗作战任务,以想定案例形式引入课堂,并以岗位工作过程实施每次课教学过程,使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一致,学习本身也是一种工作了。(三)创新学为主体,注重参与学习瞄准教学目标,根据理实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依托型号装备、模拟器、仿真软件、校园网络平台构建全新信息化教学环境,创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翻转课堂模式,实现三个转变:①由“课内”向“课外”转变,课前下达教学目标、任务和相关测试,课后进行互动交流、强化提升;②由“线下”向“线上”转变,通过线上交流、作业、评价,使老师无形的手能够接触到学生;③由“主教”向“主学”转变,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自主体验、探讨学习,建构知识和技能,老师设计、把控课堂,从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偏航。(四)配齐虚实手段,升级信息平台构建与岗位实装同步相随的信息化教学平台,既是推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改革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倍增器:①配齐主体平台,按学生数与实装数10:1比例,配齐与岗位同型号装备;②配套骨干平台,按模拟器与实装1:1比例,开发半实物模拟设备和软件,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缓解“人多机少”矛盾;③升级补充平台,加大“双现场”系统投入,通过视频系统将实装阵地和多媒体教室直接连通起来,对着装备讲原理,运用原理练实践;④丰富资源平台,雷达微课、故障库、电子图册、邮箱、飞秋、评价信息管理系统等。(五)聚焦岗位任务,着力全程评价充分完善和使用好学生学习评价系统,实行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评价,实时记录、统计学习情况,动态分析解决个性和共性问题[3];以岗位任务、真实故障为考题,增加实践能力考核权重,并以学生到真实岗位上实习成绩,反向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完善修改教学要素,最终达到以岗位需求牵引教学改革向岗位聚焦,形成培养和使用的闭环。三、教学实践分析(一)教学设计以我校职业技术教育《雷达装备原理与维修》的天线伺服模块为例,选取某次演习中××B型雷达天线无法机械旋转故障检修课,开展信息化课堂教学,突破识图跑图、故障原因分析教学难点。采用线上线下、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突出“学为主、教为导”,实现OCPPPS教学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图2 典型故障检修教学流程(二)教学实施1.利用校园网络资源,做好课前知识储备①明确目标。老师明确本次课掌握天线故障检修方法的教学目标。②选取内容。选取××B型雷达天线无法机械旋转故障检修案例,将学习任务书通过邮箱下发给学生,并上传检修视频和原理学习资料。③课前自测。学生下载任务书和资料,在学会原理的基础上,交流讨论,进行故障检修的自我测试,找准困惑问题带入课堂,将测试成绩录入评价管理系统。2.利用实装模拟平台,开展课中技能训练④参与式学习。设置故障。老师在雷达和4套模拟器上设置同一个故障点。特点:两者的可测可量参数完全一致,实现实装零损耗。⑤课中自测。在老师帮带下完成一次排故后,再用几分钟进行一次独立的排故自测,成绩录入评价管理系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排故思路、方法,生成电子报告。3.利用交流考核系统,实现课后强化提升⑥课后强化。开展交流答疑活动,学生之间相互设置故障、练习排故、考核登记,并依托远程平台与真实岗位技术人员交流互动,以真实故障任务检验考核所学是否真正有用。(三)教学效果1.提高了教与用的一致性以故障检修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以演习任务中的故障案例作为课次内容,以实际排故过程引导学生排故过程,使学生在课堂所学的原理知识和维修技能,能够直接应用于岗位工作中去,实现课堂教学与岗位使用无缝对接,所教和所用保持高度一致。2.提高了讲与学的质效性采用模拟器和仿真软件反复讲解、练习,解决了人多机少、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将故障视频、电子图册、技术资料用于教学,解决了识图跑图难的问题;线上、线下、课内、课外的讲解示范、自主学习,突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教学效率。3.提高了学与练的自主性在真实的故障检修任务驱动下,查阅资料、理解原理、观看视频、交流讨论,在老师引导下,反复跑电路图、测量参数、判定部位、排除故障,提高了自主学习、内化知识的能力。4.提高了评与改的有效性全程使用学习考试评价管理系统,对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情况进行量化分析,使老师跟踪学习情况、疑难问题,实时调整内容重点、化解难点,发挥了测试对教学过程的调控作用;并通过岗位实习反馈情况,检验了教学改革的有效性。参考文献:[1]罗宇.BOPPPS模型及项目驱动式教学在电子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18,31(1):103-106.[2]权建洲,李晓峰,王新平.士官机械制造工艺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空军预警学院学报,2019,33(3):228-230.[3]程娜颖,梁书剑,魏如浩.实战化教学视域下学员考核评价体系建设[J].海军院校教育,2018,27(1):36-38.

文章来源: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网址: http://lzzyjsxyxb.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7231.shtml


上一篇: 职业技术学院文学课程设置遇到的障碍与解决方
下一篇: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_黄土高原藓结皮土壤呼吸速率对降雨量变化的响应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